:::

本會專訪(會刊42期)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1.烏克麗麗&口琴雙修班指導老師-李讓複製.JPG
烏克麗麗&口琴雙修班指導老師-李讓

 


2.上課情形複製.JPG
上課情形1

 


3.上課情形複製.JPG
上課情形2

 


4.上課情形複製.JPG
上課情形3

 


烏克麗麗&口琴班全體學員上課情形複製.JPG
上課情形4

 

 

烏克麗麗+口琴雙修團體班音樂課程介紹

文、圖/鍾依玲

課程介紹:

    烏克麗麗源自歐洲,傳至夏威夷之後落地生根成為當地的特色樂器之一。清亮悅耳的聲音猶如海邊一波一波的浪潮聲,使人身心放鬆,也因為其小巧可愛的特色深受大眾喜愛。由於琴頸較窄,加上僅有四根弦,演奏的難度門檻較低,對於想要學習伴奏樂器,卻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鑽研的現代人來說是極佳的選擇。

    與烏克麗麗相同,口琴也是十分具有便利性的樂器,價格平實且機動性強,素有國民樂器之王的稱呼。搭配口琴架的使用,視障朋友只需要一把烏克麗麗加上一把口琴,便可自成一支一人樂隊。而本課程除教授樂器演奏之外,亦會著重於團體搭配合奏的磨合,期許視障朋友可以在課程中學會與人合奏搭配時應該具備的能力,同時也在課程中找到合奏的夥伴,作為將來投入演出工作的前哨。

指導老師:李讓

    李讓為2009世界口琴大賽十孔口琴藍調/民謠/鄉村/搖滾組冠軍、2009世界口琴大賽半音階口琴爵士組冠軍、2013世界口琴大賽三重奏公開組冠軍,是台灣第一位同年度世界級口琴賽事奪得雙料冠軍的演奏家,亦是全台唯一拿下三座世界冠軍的口琴演奏家。琴聲曾出現在黃大軍、王建傑、蕭煌奇、以及眾多地下樂團、獨立音樂專輯之中。六年前為了使其口琴教學更為生動完整而學習烏克麗麗,從此也愛上這個小巧可愛的樂器。現為專職口琴演奏家,並從事口琴與烏克麗麗教學、推廣等職。任職於台北基督書院音樂主修口琴講師/Mixcraft數位音樂台灣官方講師/湖山國小口琴社師資/風動琴揚樂集團長

課程理念:

    有系統的教學方法、由淺入深學習,讓學生從完全不會樂器到可以讓樂器發出聲音,進而完整的進行一首歌曲,並透過合奏體驗更多音樂樂趣。

訓練方式:

 1.以唱譜教學、實地示範彈奏。

 2.個別指導學習烏克麗麗與口琴的演奏技巧,進而體會合奏的樂趣與集體合奏。

 3.依學生程度給予適當教學進度。

 4.針對不同程度學生分配聲部並且加以編排,讓舊生持續精進同時新血得以加入學習。

 5.透過學習培養一技之長,進而建立自信。

 

專訪李讓老師:

 

Q:教授視障學生與一般學生的差異?

A:在多年指導視障生的經驗下,其實已經不覺得視障生與一般生有甚麼差異,因為口琴這項樂器在吹奏時,其實看不太到吹孔也不太需要看,因此口琴很適合視障者學習,學習上也跟明眼人沒有太大上的差異,反而是烏克麗麗比較需要用到視覺,因此唯一讓我覺得在教學上差別較大的是,在指導上的詳細度,像是描述需要非常清楚明確,如:肌肉的運用方法…等。

Q:為什麼這學期會決定開設新、舊生混班?

A:起因設計是希望透過合奏的方式,藉由不同的分部練習,讓每個程度的學生都能適應不同的分部,本來還是會擔心會不會有因為程度上的落差而造成新舊學員對新的課程規劃不適應,沒想到本班的學員非常有上進心,都非常想要學得更多更難的技巧來挑戰自己,而且有的新生本身就有音樂基礎,有些則是天分非常高,因此整體上課情形比預期中效果還要好!

Q:老師是否認為要以開設職業課程為目標?

A:大多數學員是來交朋友,享受這裡的學習氛圍,對我來說,音樂也不一定是賺錢工具,音樂更多是一種充實自我的修行,我想學員們彼此共同扶持、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Q:老師是否有多年來的教學心得分享?

A:我是從2011年開始在視障音樂基金會任教。這些年來與其說是教了很多學生,更不如說是交了許多視障朋友。大家一起玩音樂有空一起聚會吃飯,彼此在音樂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長,而基金會創造了一個很棒的平台讓我們這些音樂人發揮我們的想法(不管是在教學上還是表演上),也讓許多視障朋友得到了很好的資源能夠進修音樂,更讓很多後天失明的長輩找到一個能夠得到支持自己的溫暖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