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音樂雙月報─第32屆視障音樂節特輯
【董事長的話】
第32屆視障音樂節系列活動已經圓滿落幕!
10月20日在中油國光廳舉行的「愛與蛻變的交響」公益音樂會,進場聆賞的觀眾近八成。現場演出的影片也將會上傳本會Youtube頻道,讓所有人都可以隨時欣賞到演出者的風采。
10月26日在臺北市身心障礙服務中心舉行的「視障數位樂音同樂會」─視障數位音樂有聲圖書館推廣活動,現場有3、40位視障習樂者與志工一起來體驗有聲樂譜與音樂有聲書的使用歷程,相信只要多熟悉手機與電腦的操作,有聲樂譜就會是視障習樂者一輩子的好夥伴。
感謝社會各界對公益音樂會的支持!邀請視障朋友多使用本會館藏!
謝謝大家!
張育豪 2024.10.30
----------------------------------------------
訊息公告:
一、有教無類 ∞ 辦學有成
第32屆視障音樂節
愛與蛻變的交響 公益音樂會
財團法人台北市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成立30年來,開設多項音樂課程,提供視障者學習音樂的機會,不論是視障學生就讀音樂相關科系、視障者逐步成為音樂工作者與街頭藝人,或是以音樂會友─陶冶性情的團體班,都是本會努力培育的方向。希望以音樂點亮視障者的人生,並讓視障音樂人以正向能量回饋社會。
第32屆視障音樂節「愛與蛻變的交響」公益音樂會,正是邀請本會優秀學員與超強師資,在中油國光廳共演的一場激勵人心且熱鬧非凡的音樂盛宴。
10月20日登場的第一位演出者就是本會董事─陳中申老師,第21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台灣笛簫泰斗。陳老師不僅是音樂國寶,更是桃李滿天下,多位吹奏笛簫的優秀視障音樂人都是其學生。一曲洞蕭獨奏〈雨夜花開〉改編經典,令人著迷。而〈一路輕歌〉更是陳老師的創作,帶領年輕學子─楊紫羚(於2015年榮獲總統教育獎)─ 進行笛子二重奏,彷若師徒一起遊歷了山川美景,老師沿途的悉心指教,都是學生最珍貴的人生經驗。相信陳中申老師在本會開設的笛子團體班能夠再培育出更多優秀的笛簫音樂人。
豎琴公主─鄭竹君,自2006年開始學習豎琴,不僅樂器特別,這次帶來的〈You Raise Me Up組曲〉與〈看得最遠的地方〉中英文歌曲自彈自唱,氣質清新且充滿療癒的力量。竹君在本會學過的音樂課程有:兒童合唱團、打擊、樂理、手風琴。於2021年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研究所後,成為專業音樂人。
二胡小生─林修楷,自幼就與本會曾宜臻老師學習二胡,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四年級學生。演出曲目〈西秦王爺〉是去年參加本會舉辦的第1屆國際視障音樂大賽的決賽曲目。二胡與鋼琴的對話,值得細細品味。修楷在本會學習的音樂課程有:二胡、古典與流行鋼琴。
上半場最後一個節目是由李宜珮和陳翔共同演繹的「街藝人生」將他們平時做街頭表演的情景搬到國光廳的舞台上。雖然搬著電子琴與音響設備四處奔波演出的過程中,有許多的辛苦。但他們的師傅─羅紫瑜老師,在教導他們的同時也告訴宜珮和陳翔:能夠分享音樂就是最快樂的事!宜珮在本會學習的音樂課程有:古典與流行鋼琴、歌唱、薩氏管、音樂點字與口琴。陳翔則是學習歌唱與流行鋼琴的學員,他的電子琴操作能力純熟,更是經歷一番苦心練習。同時也感謝大有水噹噹排舞隊一同參與演出,一起散發熱情給現場所有觀眾。果然音樂就是具有號召力與感染力的神器喔!
下半場繼續以薩氏管帶來2首好聽的日本曲目的是─陳冠瑋,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的他,演出的音樂類型可古典、可流行。舒緩沉靜的〈Next Angel〉與青春動感的〈群青〉正是冠瑋為了在展現音樂技術的同時,也兼顧觀眾喜好,所付出的努力。他在本會學習的課程有:薩氏管、笛子、古典與流行鋼琴。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也可以看到冠瑋以笛子帶來精彩的演出。
在本會去年舉辦的第1屆國際視障音樂大賽中,以創作曲〈停留〉獲得自由跨界類成人組第1名的廖翊婷,今年與說唱藝術工作坊的洪子晏老師一起搭檔演出對口相聲〈誰比較瞎〉。內容發想由翊婷分享視障者的生活經驗,讓洪子晏老師整理編撰成視障者可以演繹的腳本。翊婷在本會學習的課程有:流行鋼琴、寫一首歌、說唱藝術工作坊。學習了說唱的基本功,也幫助她在做演出時有更穩定的台風,且說話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這也是街頭藝人需要自我精進的重要能力。
接著登場的是黃沐桂的口琴與鍾方晨的鋼琴,兩人不僅是音樂夥伴,更是人生的伴侶。這樣的雙琴對話,為大家演繹的曲目是爵士經典〈Autumn Leaves〉以及黃沐桂創作於2020年疫情期間的作品〈危難中的陽光〉,這份希望能撫慰人心的意念,正是音樂人可以試著為社會帶來正向力量的泉源。而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研究所的鍾方晨,也親自向觀眾說明〈Recorda Me〉的選曲原因,希望以不同於原版的樂器配置,來展現這首爵士標準曲,能給觀眾不同的音樂感受。
壓軸登場的就是本會學員人數最多的─紫愛歌唱班羅紫瑜老師帶領學員推出的音樂愛情劇。賴保全和黃芸蓁是結婚3年的視障夫妻檔。音樂劇對於演出者來說,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去準備,除了述說台詞與唱歌,肢體的協調更是另一個挑戰。雖然保全和芸蓁是歌唱班的新學員,但他們仍然願意用滿滿的愛與熱情來準備這次的演出。真心真意地面對可以擁抱彼此的每一天。
「愛與蛻變的交響」就是本會在音樂課程的經營中,對學員的深深期許:希望視障者可以有能力以音樂維生,甚或僅是在音樂中,就能獲得正能量。這都是展現他們正在積極蛻變的決心。
二、有聲無礙 ∞ 樂音同樂
第32屆視障音樂節
視障數位樂音同樂會
─視障數位音樂有聲圖書館推廣活動
財團法人台北市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成立30年來,致力於協助視障者以音樂就學與就業。從音樂課程到視障音樂比賽、公益音樂會,乃至是由優秀視障音樂人組成的夢幻樂集─對於樂譜的需求都是必要的。本會重點業務─視障數位音樂有聲圖書館,正是提供視障習樂者,方便且精準的有聲樂譜,以及音樂有聲書。
視障者只要加入本會官網的會員,即可瀏覽並下載所需的有聲樂譜與有聲書。目前館藏已初具規模,因是線上圖書館,本會邀請全台,乃至全世界的視障習樂者,都來使用這項資源,提供意見回饋,促使這個有聲圖書館的資源能在館藏或使用體驗等方面,都更完備且友善。
10月26日的活動從下午1點30分報到,視障朋友陸續抵達臺北市身心障礙服務中心的二樓古蹟展演區。下午2點,活動正式開始。
首先安排的活動是「樂音捕手」,由張育豪董事長現場彈琴出題,所有視障朋友一起聽音唱名,舉手搶答。
「尋寶遊戲」,安排陳妍如用手機示範,在本會官網的視障音樂圖書館內的頁面瀏覽、搜尋到指定的有聲譜或有聲書頁面,並播放試聽檔案。正式出題時,率先尋寶成功的是楊紫羚和方勻亭。筆電的操作,則安排沈彥霖示範,將有聲譜檔案從雲端下載,並匯入MIDI專案檔,分軌播放音樂。
接著是「有聲彩繪」,以生日快樂的旋律,在原有的音軌上疊加不同的樂器或聲部。上台參與編曲有掌謙、丘殷蓉和陳俊豪共同完成1首包含多種樂器編制的豐富曲目。
動腦之後的「音樂體操」以小星星和小蜜蜂的音樂旋律來做互動。
最後的「心裡有譜」首先邀請丘殷蓉來分享,她如何運用本會有聲樂譜的館藏,將有聲檔案轉譯成點字譜。然後,由6位視障習樂者分享學習音樂與當天參加活動的心得。楊紫羚20日音樂會的曲目就是透過有聲樂譜來背譜排練。大家對有聲圖書館抱有高度期待,會積極利用!
----------------------------------------------
【如果黑暗無盡頭,何不讓音樂燃亮生命!】
本會電子發票愛心捐贈碼:2523
只要在結帳時,報上本會電話前四碼2523,就可以在助人的路上暢行無阻囉!
QR Code線上捐款方式:信用卡、超商條碼、超商代碼
請點選連結,讓音樂燃亮生命:https://web.intersof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