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裕琳2022鋼琴獨奏會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節目介紹

劉裕琳Yu Lin LIU

目前就讀於台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ㄧ年級,主修鋼琴,副修聲樂、小提琴,現師事陳冠宇教授,自國高中就讀於淡江中學音樂班師事蔣淑芬老師起即積極参加國內外鋼琴比賽,累積舞台演奏經驗,過程雖然辛苦,但也獲得亮麗的成績

▪️2017 河合鋼琴大賽全國總決賽東河獎

▪️2017 文化盃國中組第二名

▪️2017 新北市學生音樂比賽鋼琴國中 B 組優等第一名

▪️2018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鋼琴國中 B 組優等

▪️2018 馬偕盃國中組第三名

▪️2018 文化盃國中組第二名

▪️2018 名古屋國際青少年鋼琴家比賽(Class for Mozart Sonata)第二名

▪️2018 日本浜松 Piara 鋼琴總決賽個人 Senior A 組 APOLLO 獎

▪️2018 日本浜松 Piara 鋼琴總決賽聯彈 C 組第一名,並榮獲本賽程最高榮譽靜岡知事賞

▪️2018 日本浜松 Piara 鋼琴大賽台灣聯彈 D 組第一名

▪️2018 第二屆泰聲樂府雙鋼琴組優等

▪️2018 第二屆泰聲樂府四手聯彈青少年組第一名

▪️2019 第 23 屆日本浜松 Piara 國際鋼琴大賽個人 Senior C 組 APOLLO 獎

▪️2019 第 23 屆日本浜松 Piara 鋼琴大賽聯彈 D 組第三名,並榮獲蕭邦賞

▪️2019 台灣文化盃鋼琴大賽高中音樂班組第一名

▪️2019 韓國亞洲音樂藝術家大賽(釜山)深造 A 組金牌獎

▪️2019 台北-卓越全國鋼琴比賽鋼琴獨奏高中二年級專業組第一名(新秀獎)

▪️2020 第 24 屆日本浜松 Piara 國際鋼琴大賽個人台灣代表準決賽 Senior C 組第一名

▪️2020 第 24 屆日本浜松 Piara 國際鋼琴大賽個人台灣代表準決賽四手聯彈 D 組第一名

▪️2021卓越盃國際音樂公開賽青年組第一名

▪️2021年台北市學生音樂比賽鋼琴大專組西區第二名

▪️2021年第二屆曼谷國際鋼琴大賽青年組第二名

▪️2021年德國國際克拉拉舒曼(ICSC)鋼琴大賽中級組第二名

▪️2021年第五屆台灣愛琴海音樂大賽青年專業自由選曲組第一名

▪️2022年大台南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獨奏成人組第一名

▪️2022藝享盃音樂大賽個人鋼琴社會組(大專以上)第一名

♡曾獲Yukio Yokoyama、Marc Silverman、Pavlina Dokovska、Andras Groethuysen、Steven Lin、Ivan Yanakov、魏樂富等大師指導

 

裕望.琳距離

今天這場音樂會我希望台下所有人透過我的音樂、我的琴聲而有情緒、有感動,無論開心或悲傷。對我而言音樂的魔力與掌聲,一直是一股人生前進的動力與肯定,而我想與各個聽我音樂的人們有互動,因為音樂就是可以在細微的表現下透露出很多想傳達的事,運用音樂來對話的我與聽眾才是真正的琳距離,這就是我的裕望。人生可以精彩,只要放手追求屬於自己的夢想,有夢最美!

真的很謝謝支持我開音樂會的爸爸媽媽及教導我的陳冠宇老師及國、高中的恩師蔣淑芬老師還有其他在背後替我加油的人,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站在舞台上的我。

今天節目的一開始從大家熟悉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開始來個精彩的開場,接下葛令卡的雲雀是訴說人生總是看著一樣又一樣事物離去,但當你回頭看你所經歷過的事最終都變成我們靈魂最美麗的樣子,葛拉納多斯的情話,是想大家想看看自己在年輕或正值青春的初戀與愛情是否也像此曲一樣轟轟烈烈、起起伏伏呢!中場休息過後帶來三首技巧高超的練習曲分別是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及蕭邦的黑鍵練習曲最後由李亞普諾夫的超技練習曲雷金卡來當作主餐前的開胃菜,接下來正是最高潮的藍色狂想曲!想必這是大家都夠耳熟能詳的大曲子,也是我的老師陳冠宇老師的經典成名曲,大家在聆聽時可以盡情的享受裡面的既古典又爵士的風味,隨著旋律一起搖擺最後讓這場音樂會有個「狂」的收尾!

「除了今天的門票收入外還有很多疼愛我的長輩對我的贊助這些都將捐助給視障音樂學會,以幫助弱勢的音樂愛好者有更多學習的資源」用我小小的力量集合大家大大的愛心,幫助同樣熱愛音樂的視障朋友有更多學習的資源,讓他們跟我們一樣滿足學音樂的裕望也可以與音樂琳距離。

 

樂曲簡介

1. L. van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1 in B- flat Major, Op. 22降B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2 被譽為「樂聖」的貝多芬所創作的《降B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2》出自於「鋼琴的新約聖經」《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作於1799~1800年,此曲呈現出法國大革命當時拿破崙帶兵打勝仗時的情景,是一首正面且明亮的曲子。

第一樂章:精神抖擻的快板,降B大調,4 / 4拍,奏鳴曲式。 呈式部第一主題運用弱起拍上行慢慢漸強至高點來揭開整首的序幕,像是軍人們準備出征時的心情逐漸受到鼓舞而鬥志高昂,將這樣的感覺帶到,第二主題轉至F大調,運用雙手整齊的附點節奏音型,來模仿宛如軍隊出征般整齊劃一的腳步,結束主題運用大量的琶音及下行八度,給人一種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聲音,發展部以呈式部的結束主題作為素材來進行模進,後半部像是軍人們帶著疲憊的身心準備回國,最後進入再現部時,用了熱鬧的氛圍來描述國人看著英雄們凱旋歸國時的感動及熱血,最後用精神抖擻且雄壯的方式結束此樂章。

第二樂章:富有表情的慢板,降E大調,9 / 8拍,三段體。 此樂章有著非常優美歌唱性旋律,搭配濃厚的和聲,有夜曲的味道,聆聽A段時,會感覺到心情的平靜、喜悅、美好的氛圍,到了B段則是轉成了小調,多了一點緊張的感覺,但回到A段時那個安心感可說是,此樂章最大的樂趣。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3 / 4,複合式三段體。 A段使用優雅的弱起拍主題,唱出優美又輕巧的旋律,B段則是出現了類似第一樂章的旋律,再來轉到g小調,左手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加上右手豐滿的和弦瞬間變成一段充滿活力的音樂,最後反覆回到A段結束此樂章。

第四樂章:輪旋曲—稍快板,降B大調,2 / 4拍,輪旋曲式。 此輪旋曲曲式為ABACABA + 尾奏。A段旋律給人一種清新的氛圍,而相同出現的第二次旋律則是使用八度雙音呈現,B段轉至F大調,使用連續不斷的分解和弦琶音,來堆疊和聲將情緒至高點,卻吊人胃口的繼續回到A段,為後面的樂段埋藏了伏筆。C段以降b小調呈現,使用全新的素材,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及左手雙音的十六分音符,緊接著的是一段威武的賦格。第三次出現的A段第一次旋律換成左手的連續六度雙音,第二次回到右手,第二次的B段與前面第一次不同,這次仍然使用降B大調再現,第三次的A段使用三對二的方式來再現,最後,一段高潮的尾奏完成這首經典的曲子。

 

2. M. Glinka/ M. Balakirev: L’alouette “The Lark” (雲雀) 俄國作曲家葛令卡作了一部由12首抒情歌曲組成的聲樂套曲【告別彼得堡】,這部聲樂套曲被稱為「葛令卡時代俄國抒情歌曲的百科全書」。 這一首《雲雀L’alouette (The Lark)》作於1840年,是這部聲樂套曲中的第9首,雖然不是套曲中最重要的曲子,但在後世流傳的廣泛度並不亞於其他重要篇章,因為它的旋律簡單純樸,充滿大自然清新氣息,具有俄羅斯民歌風味;而鋼琴版本是由改編自巴拉基列夫,L’alouette開頭以簡單的音符呈現,彷彿聽見婉轉的鳥鳴聲,但透露出寧靜而淡淡的憂傷,之後主題再現的段落張力漸漸增強到中段的部份,而重複的弦律不但複雜多變化,右手所彈出的華麗音階也貼切的顯現雲雀般的輕巧靈活;接著左右手交替奏出緊密與強力的琶音把全曲帶到最高點,曲調末尾再回到高音部分,最後結束在雲雀清亮的歌聲;全曲前後呼應,形象鮮明而生動。

 

3. E. Granados: Goyescas Los requiebros (情話) 提到葛拉納多斯這位著名的西班牙作曲家第一個想到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哥雅畫集》了。這部當紅之作使用當時稱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天才」哥雅所畫的畫作而創作的曲子。《哥雅畫景》應該是西班牙歷史上第一部音樂早於劇本完成的歌劇。在該曲獲得樂壇好評後,葛拉納多斯開始構思以此作為歌劇藍本,後來更衍生出大家熟知的充滿情感表達及技巧性的鋼琴曲版本。這次彈奏的這首 Los requiebros (情話)是運用西亞民歌(Tonadilla)用宏偉的開場揭開一段段青少男女間的愛情故事,酸甜酸甜初戀的感覺,及西班牙傳統Jota舞曲(三拍子與三連音)華麗且絢麗的音群呈現出求愛之人的慾望及熱情,彷彿綿綿不絕的情話一般。

 

中場休息

 

1. F. Liszt : Transcendental Etude S. 139 no. 10 , in F minor超技練習曲F小調第10超技練習曲,作品139 《超技練習曲》是李斯特在研究鋼琴音色、音響、力度表現與技巧招式後所積累的心得大宗,但他要表現的並非只是技巧,而是「透過技巧展現音樂想像」。此次的《F小調第10超技練習曲》的創作採用了奏鳴曲式,演奏中對左手的跑動技巧要求極高,右手的旋律則主要以八度敲擊演奏旋律。 演奏中的其他難點還包括雙手在緊湊的空間中演奏、左手琶音跑動、右手僅用拇指和三四指完成快速爬升等。 這首練習曲在將演奏難度推升到極限的同時,其情緒和戲劇性的發展充分地保留了曲目的音樂性和旋律性,成為許多鋼琴家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曲目。嚴苛考驗鋼琴家的手指與頭腦。此曲承襲貝多芬的F小調奏鳴曲《熱情》的調性與個性,在1838年版本中更有一神似貝多芬這首奏鳴曲末樂章結尾的尾奏,所以也有些人稱這首的標題為《熱情》。

 

2. F. Chopin: Etude Op. 10 no. 5 in G- flat Major, “Black Keys”練習曲,作品10,第5首,「黑鍵」 黑鍵練習曲,是蕭邦練習曲的第5首 (作品號Op.10, No.5),也叫降G大調練習曲,共有6個固定降號。因為整個曲子的右手部分除了尾聲處1個音之外,其餘全部都在黑鍵上快速活潑地 (Vivace) 奔跑,因此得名"黑鍵"練習曲。整首練習曲是以三段式和尾聲部分組成。通過調性的轉變,和音樂內容的呈現,樂曲可以被分為ABA+Coda(尾聲)。 第一段(A段):從降G大調轉到降D大調。這段旋律的右手旋律,明亮靈巧的想是笛子清脆歡快的音色,而左手和弦的飽滿短促,則顯得更有節奏感與舞蹈性。 第二段(B段):降D大調轉到降G大調,有調性不明的經過性轉調。左手部分出現了大切分節奏型,加之其起起伏伏的強弱變化,在右手高低跑動的重複音型襯托下,諧謔戲劇感撲面而來。 第三段(A段再現):第一段降G大調的再現。在看似快要衝向高潮的時候,突然緩了下來,輕柔地逐漸淡入尾聲部分。 尾聲 (Coda):全曲在強而短促的,以雙手八度的降G大調五聲音階中結束。

 

3. S. Lyapunov: Transcendental Etude Op. 11 no. 10, “Lezghinka”超技練習曲,作品11,第10首,雷金卡 Lezghinka- 雷金卡舞曲是俄羅斯人最初給所有高加索舞蹈的集體名稱,由快速結合在一起6/8節奏。它可以是男性獨舞或雙人舞。旋律清晰而充滿活力,節奏很快,也是情侶舞。男子模仿老鷹,跪下,跳起來,用簡潔的腳步和強壯、鋒利的手臂和身體動作跳舞。女生則是優美的旋轉在男性中間。此舞蹈用非常多連續不斷的腳步,而李亞普諾夫則是使用了連續固定音形的左手來模仿他們的快速的腳步,而右手則是用許多有力的旋律模仿俄羅斯男性對女生跳舞時所散發濃濃賀爾蒙的身體動作,到了中段的慢板樂段是輪到女生們的主場,她們旋轉又嫵媚的回應男生熱切的舞蹈,輕柔的旋律線條,宛如這些仙女般俄羅斯女孩,當滿滿的和弦及大量的左手八度進來時,正是女生回應男生時的高潮,換成她們邀請男生回來一起共舞,所以後面的再現部,使用雙手相同及交叉重疊的旋律、和弦來象徵男女共舞時的場景,隨後在熱鬧的氣氛下結束此曲。

 

4. G.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藍色狂想曲 希文的作品融合了古典、流行與爵士多種元素,在《藍色狂想曲》中也結合了古典與爵士,將當時不被重視的爵士樂置入協奏曲,提升爵上音樂的價值。也重新定義了美國音樂。辛森(Maurice Hinson,b. 1930)則是重新編寫的蓋希文《藍色狂想曲》鋼琴獨奏版本。除了藉由六個主題,闉述其手法外,「協奏曲」與「狂想曲」兩個元素在作品中的展現。雖然鋼琴獨奏版並非蓋希文所寫,從演奏技巧與難度來看,此鋼琴獨奏版本仍有其重要的意義與價值。《藍色狂想曲》是現今國内外音樂會中經常演出的曲目,廣泛被使用在廣告、電影及電視劇中,以下列舉例子:迪士尼電影《幻想兩千》中;2006 年使用在日本富士電視台的電視劇《交響情人夢》的片尾曲;2008 年子月的葛萊美獎五十週年典禮上,由漢考克(Herbie Hancock,b. 1940)與鋼琴家朗朗(Lang Lang,b. 1982)共同演出;2013年電影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配樂中及 BBC 影集《異世奇人》(Doctor Who第三季的戴立克在曼哈頓(Daleks in Manhattan)配樂。可見《藍色狂想曲》不僅代表了美國,也成為世界公認的經典之一。

 

 

 

【劉裕琳2022鋼琴獨奏會】A1海報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