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黑夜中閃燿」音樂會隨筆:文/張宜蓁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第二十三屆視障音樂節於秋高氣爽的十月十七號舉行,本屆的標題「樂視睛采、音為有愛」可謂非常地切題,每一個節目的呈現、每一首曲子的表達,都緊緊地圍繞著這個主題。音樂的表達,是人類最真摯而無矯飾的心靈溝通,透過本屆視障音樂大賽優勝者、視障與明眼演奏家、以及其他參與演出的視障小小音樂家,將他們所共有的那份對音樂與生命之愛,化作一顆顆最精彩與美麗的音符。

由視障二胡名家曾宜臻老師率領的小小兵們,以整齊而熟練的二胡合奏為整場音樂會開啟了歡樂的氣氛;獲得自由跨界學生組第一名的林立翔以烏克麗麗、木箱鼓以及演唱,一人獨挑整首歌曲的詮釋,高亢清麗的旋律配合著明快活潑的節奏,渾然天成的才華結合他對音樂的熱情,深深地打動在座每一位聽眾。學生組與成人組的器樂類優勝者李浩銘、張雅恩,分別以優異的技巧與音色變化、以及深刻細膩的情感詮釋,充份地表現出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奏鳴曲》、蕭邦《第三號即興曲》兩首經典作品的曲意精髓,實屬難得。而聲樂類成人組優勝者黃見裕、自由跨界成人組優勝者白若佳與孫婉融的二重唱,則透過專業古典演唱技法的涵養與默契絕佳的豐富樂感,以曲調優美的義大利名曲《Ave Maria》與情感濃烈的台語藝術歌曲《風吹的願望》,將本段節目帶向高潮。而上半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由在國內樂壇相當活躍的青年演奏家張晏晟、林宏宇、繆沁琳、劉尹華、林正欣所帶來的中西合璧經典組曲,透過他們每一位的成長故事翦影,融合鋼琴、長笛、竹笛、琵琶、二胡的豐富編曲,這段明盲合演、精心安排的組曲,為上半場劃下了最令人動容的休止符。下半場的女高音獨唱王嬿甯與蝦米人聲樂團,分別以悠揚的古典和活潑的無伴奏合唱曲目為聽眾帶來豐富多元的美聲饗宴。而活躍於樂壇的知名視障樂團愛管弦事,以首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如《秋風夜雨》、《火車進侗鄉》、《給我一個吻》、《達坂城的姑娘》、《天空》等,與笙演奏家鄭千娜獨特的蘆笙、蝦米人聲樂團,共同演繹出獨特而令人回味無窮的新感受。

總體來說,整場音樂會的安排,溫馨而圓滿,青年視障音樂家的水準愈見提升,節目精緻而別出心裁,期盼下屆音樂節又一次令人驚豔、感動的呈現。

 

附記:本文撰稿人張宜蓁小姐,為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現代即興、小提琴演奏雙碩士,並專長絲路地區民族音樂。致力於中國、當代與跨文化音樂的融合創作。曾獲傳統藝術類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並為電影「刺客聶隱娘」創作仿唐宮廷舞樂。曾任本會第六屆董事會音樂董事。

現任「東方世界音樂聯盟」藝術總監、PAR表演藝術雜誌撰稿人,以及KKBOX世界音樂專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