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愛點亮視障者的人生-慈善音樂會》以生命之歌交織而成的狂歡節(會刊第34期)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1複製.JPG
二胡演奏家曾宜臻先生於台上演奏─查爾逹斯舞曲等曲目情形

 


2複製.JPG
古箏演奏家周進發先生台上演奏西楚霸王一曲神情

 


3複製.JPG
古箏演奏家周進發先生接受喝采及獻花情形

 


4複製.JPG
口琴演奏家李讓先生台上演奏羅馬尼亞幻想曲神情

 


5複製.JPG
長笛演奏家陳企維先生台上演奏莫札特曲目神情

 


6複製.JPG
長笛演奏家陳企維先生接受喝采及獻花情形

 


7複製.JPG
女高音聲樂家徐雅惠博士台上演唱西西里晚禱歌劇曲目神情

 


8複製.JPG
女高音聲樂家徐雅惠博士接受喝采及獻花情形

 


9複製.JPG
用愛點亮視障者的人生慈善音樂會入場大廳聆賞者絡繹不絕進入情形

 


10複製.JPG
用愛點亮視障者的人生慈善音樂會大廳內大型看板及服務櫃檯人員

 


11複製.JPG
用愛點亮視障者的人生慈善音樂會大廳櫃檯陳列的節目手冊

 

 

《用愛點亮視障者的人生-慈善音樂會》以生命之歌交織而成的狂歡節

文/M.S.Zenky   圖/張麗卿

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用愛點亮視障者的人生-慈善音樂會》於國家音樂廳舉行,此為張榮發基金會與台北市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連續二年的合作,邀請眾多臺灣優秀的視障音樂家演奏屬於他們的生命光彩。因職務之故,平日我所接觸的音樂演出幾乎皆為口琴重奏,何其有幸前往聆賞這一次的慈善音樂會,於甫經歷大規模整修、重新亮相的音樂廳,聆聽五名音樂家與管絃樂團共同譜出的美好盛宴。

作為一場提供視障音樂家展現的舞臺,自然著重於展現每位演奏家的音樂天賦與技藝,每位演奏家專精樂器不同,曲目上的選擇亦屬多元,也許上一刻聽眾尚在北京的老胡同,下一刻已來到富麗堂皇的歐洲宮廷。音樂會上半場以國樂為主,下半場則為西樂,此安排為音樂會帶來整體感,而五名音樂家輪番上陣,使得曲曲精彩,高潮不斷。

上半場由長榮交響樂團的《傜族舞曲》與《茉莉花》開場。取材於中國粵北傜族傳統歌舞鼓樂〈長鼓歌舞〉的《傜族舞曲》,一般在臺灣似乎較常聽見絲竹團的版本,甚至常出現於口琴重奏的演出之中,富歌唱性的旋律生動展現傜族人載歌載舞的場面,有別於絲竹團的溫婉寫意與口琴團的強烈節奏性,個人覺得管絃樂團的表現力較為平衡,無論是翩翩起舞的柔軟或是歡快奔放的氣勢,管絃樂團可更易達到收放自如的詮釋。源於中國清代民間小調的《茉莉花》,或許是東西方樂界最廣為流傳的東方民歌之一,樂團演奏指揮家莊文貞老師編曲之版本,優雅中帶有活力,宛若芬芳的茉莉花盛開遍野(有趣的是,數日後在101跨年煙火中又再次聽見長榮交響樂團詮釋不一樣的《茉莉花》)。

首位登場的二胡演奏家曾宜臻老師帶來名曲《二泉映月》,同為視障者的「瞎子阿炳」華彥鈞常作「依心曲」,即隨心所欲奏出的無名曲目,《二泉映月》亦是如此,柔中帶剛,如泣如訴,二胡音色總給人悲涼淒絕之感,而《二泉映月》中的柔美委婉或是淒厲欲絕也許不難演繹,如何在弦音中傳達激昂、控訴的感染力?展現出靈魂的強韌?或許僅有在無盡的黑暗中尋找光火的演奏,方能照耀此曲的深遠意境。較為可惜的一點是,在二胡的收音上略有不足,不少處樂團聲響幾近掩蓋二胡的樂音,稍稍影響了聆聽感受。

古箏演奏家周進發老師可謂是諸位音樂家中最具話題性的人物,在介紹中提及其不僅先天全盲,更有些微聽覺障礙,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多絃的古箏,十多年來更創下佳績。本次演奏何占豪作品《西楚霸王古箏協奏曲》,以歷史楚漢相爭作為題材在中國民族音樂中並不罕見,為古箏所作《西楚霸王》有別於同題材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中劉邦千軍萬馬圍剿項羽的緊湊奔騰,加上歷史為大眾所熟知,抽象的樂音更易帶領聽者進入遠久的時代,幻想當時西楚霸王項羽的心境,而寄與更多的感觸。時而氣勢恢宏、時而哀思細膩,縱使演奏途中出現些許突發狀況,仍瑕不掩瑜,跌宕磅礡的詮釋奏出其生命之力。

下半場首位登場的是五位音樂家中唯一的明眼者,口琴演奏家李讓老師。發明至今僅不到兩百年的口琴是相當年輕的樂器,起初甚至被定位為精美的工藝飾品與玩具,直至今日口琴在世界上仍屬小眾的樂器,縱使垂手可得、入門容易,但精進絕非易事,因許多演奏技巧無法依賴視覺,在教學與揣摩上皆須耗費相當多的心力,值得高興的是,目前臺灣的口琴音樂實力在國際間小有名氣,並且具有頂尖的演奏水準,倍受世界肯定,而李讓老師即為其中的佼佼者。因口琴年輕,為口琴量身打造的曲目與其餘樂器比較起來非常稀少,方濟‧雪格林所作的《羅馬尼亞幻想曲》是一首專為半音階口琴創作之協奏曲,本次演出亦為此首曲首度於臺灣完整呈現,以各調式音階描慧羅馬尼亞文化風情,一把口琴經由不同的演奏技法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音色,為樂曲增添豐富的層次與出奇不意的轉折,將口琴這項小小樂器的表現力充份展現出來,創造了激昂、暢快而又震撼的音樂感受,這絕對是全場最耳目一新的演出。

長笛演奏家陳企維老師帶來兩首莫札特的作品〈C大調為長笛與管弦樂團所寫的行版,K.315〉與〈C大調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所寫的輪旋曲,K.373〉,甜美細緻的長笛音色奏出典雅優美的〈K.315〉,悠揚舒適,彷彿春日般和煦;為小提琴所寫的〈K.373〉雖然創作動機等等依然成謎,仍不失為一小巧緊湊的精心之作,長笛詮釋的版本較小提琴更柔軟優美,若〈K.315〉為溫暖的春日,〈K.373〉則是舒適的和風,偶爾輕撫,偶爾吹起綠葉旋舞,令人陶醉。

女高音徐雅惠老師一連帶來三首曲目,朱塞佩‧威爾第五幕大歌劇《西西里晚禱》中的詠嘆調〈謝謝你,親愛的朋友們〉、莫札特二幕喜歌劇《女人皆如此》的〈猶如礁石〉以及安奈斯托‧寇帝斯的情歌〈勿忘我〉,其中〈謝謝你,親愛的朋友們〉著實令我印象深刻,西西里公主艾琳娜出嫁時所演唱的舞曲,然而在接受眾人的祝福之後,迎來的卻是西西里起義,血流成河的屠殺,此曲的演唱猶如投下震撼彈,將聽者拉至戰爭前片刻的喜悅,隱藏著蓄勢待發的力量。

音樂會回到長榮交響樂團,以法國作曲家聖桑的歌劇《參孫與達利拉》中〈狂宴之舞〉作為最後一首曲目,描述在參孫失去神力時,腓尼基人與大祭司在達貢神殿裡興高采烈地嘲弄,此帶有阿拉伯異域情調的快節奏舞曲,活潑奔放,雖說以題材背景而言,個人覺得作為慈善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有些特別,但是樂團演繹下,情感反反覆覆地層疊,不停將結合著狂喜與悲憤的極端情緒向上堆砌、強化,十分精彩。安可曲長榮交響樂團演奏了小約翰‧史特勞斯《雷鳴與閃電波卡舞曲》,象徵雷電的鼓鈸陣陣,然而在雷霆萬鈞之中奏起的是狂歡節般的喜悅,快節奏的弦樂如風、管樂成雨,風馳電掣的舞曲為音樂會拉下終幕時,正巧音樂廳外也下起大雨,步出大廳,樂音最後的那份餘韻,彷彿仍在耳邊歡唱。

我曾以為,失去了常人最為依賴的雙眼,視障者其餘的感官因而更為靈敏,並發揮出超越常人的力量,然而在《用愛點亮視障者的人生──慈善音樂會》之後,我才深刻地明白:每一首樂曲,都是音樂家的靈魂之歌;每一顆音符,都吟唱出演奏家的生命之詩。因為有著堅強而明亮的心靈,才能夠真切地將生命幻化成音樂,透過精湛的演奏技法向人們述說、呈現音樂家的一切。就如同最後兩首曲子的狂歡與欣喜,音樂是一盞永不熄滅的火燄,它能推進任何人擁抱最燦爛的希望。

 

註:撰文者M.S.Zenky,本名蔡岑琪,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現為專職作家,並任茱蒂口琴樂團行政,已有六年協助執行與策畫專業音樂表演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