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動盲人學習薩克斯風的風氣─視障音樂課程薩氏管班(舊會刊第28期)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文/吳秀美


「薩氏管」這個近代新發明的樂器是比利時人Sax Adolphe (1814-1894)所創製出來的。取名「Saxophone」是Sax先生做的管樂器的意思,所以正式的名字應該叫做「薩氏管」,只是一般人都用直譯法,叫它「薩克斯風」,而不去用它的原名。


薩氏管是一個神奇的樂器,在木管樂器中算是較容易學習的器種,而它的音色迷人,能將演奏者的氣韻做與人聲最接近的表達,尤其樂器的外貌好看,吹奏時的神韻帥勁,所以最能表現流行、爵士,是最能代表現代人的一種樂器。更神奇的是這種管樂器已自成一個家族,即是製造者根據音程的高低,分別製作出高音Soprano、中音Alto、次中音Tenor及上低音Bariton四種音程不同的薩氏管,這四種薩氏管合起來吹四重奏時,就像人聲的混聲大合唱,分成女高音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及男低音Bass,可以吹出音域完整、音色和諧非常好聽的樂曲。基金會一直推動視障者音樂表演及學習音樂,這成為我們兩項重要工作項目,早期我們曾將已會吹奏薩氏管的蕭煌奇、張林峰、湯明河、鄒敬賢四人組成「領導者薩氏管四重奏」加以訓練,成效相當不錯,他們的演出常博得滿堂彩。


由於樂器的學習費用相當貴,我們需要仰賴政府給我們補助經費,才能籌購樂器、聘請老師,讓視障朋友可以擁有“沒有經濟負擔”的學習條件。初期申請補助的對象是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因為那個時期全國最大的一筆殘障福利金專戶的經費是由他們支配管理,由於社會局的業務以殘障者的福利為出發點,所以只要是對殘障者身心有利的企畫案,都有通過的可能,因此基金會各種音樂課程大抵都還可以爭取到部份經費來執行。可是民國88年左右這筆經費改撥由勞工局掌管,經費運用的角度也改成必需對殘障者就業有直接功效的企劃案才被接受;由於音樂的學習期程需要較久,也無法立竿就能見影,因此一直無法申請到任何開音樂課程的經費。直到92年底,因為那年文化局開放「街頭藝人」表演許可,有很多盲人站上街頭表演音樂都有不錯的收入,另開闢出一片音樂工作的天空,所以我們鼓起勇氣,以街頭藝人的角度切入,爭取93年度開辦「視障人音樂培訓計劃」,終於獲准開辦了「薩氏管」及「手風琴」兩個班級。


其中薩氏管班的成績非常亮麗,將近一年努力學習後,我們於十一月底舉行成果發表會,有七位學員都能用嫺熟的技巧吹奏出樂曲,連勞工局的官員及專業督導都相當訝異他們能有如此的表現。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文化局在開放街藝人表演屆年後,修改他們的資格審核辦法,於4月18日才核定新辦法,將於5月28、29日採現場表演現場評審的方式決定藝人能否取得街頭表演資格,與93年度的只審核書面資料完全不同,基金會目前正努力為去年的學員辦理報名,協助他們通過藝人執照。但不幸的是勞工局94年度的職訓有個新規定,使得基金會沒辦法再提企劃案,因為新法規定所有的職訓案每個月至少要上「100小時」,這對樂器的學習簡直是不可能執行的事,因為樂器是靠練習的,學員需要在家努力練熟,每週一次課是由老師來審核有沒有練對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如規定所云每月100小時則等於每天上課4小時,除非是學按摩或電腦,才有可能如此安排課程,所以基金會只好放棄向勞工局再提94年的音樂課程職訓班。由於多年來在基金會學薩克斯風的風聲已在視障界流傳開來,也為了不讓想學薩氏管的視障朋友們失望,邱董事長乃決定自籌經費,94年度持續開辦「視障音樂課程-薩氏管班」,於3月31日開課,到11月底預計上課八個月;更為了讓從事各行業的視障朋友都有機會上課,我們開出週四上午及週五晚上兩個班級,目前有九個學員在經過篩選後,很幸運地有機會學習吹奏薩克斯風。


對視障朋友,尤其是中途失明者來說,學習吹奏一種樂器是心靈莫大的安慰,除了找到一種在黑暗中沒有太大滯礙的自我娛樂,不再感到寂寞不安之外,學會吹奏樂器給自己很大的成就感。93年度班的學員歐文山先生,是因長年眼疾終導致全盲,由公務員崗位提前退休的一位中老年盲友,今年他不僅和另一位學員林福德繼續跟我們的蔡老師上課求精進外,他非常用功每天上、下午固定練習,並且每逢家庭聚會、讀書會(他是啟明圖書館讀書會的會長)都會練好樂曲,帶樂器去表演一番,並鼓勵其他盲友也來學薩氏管,他還說如果考取街頭藝人執照後要到街頭做表演。這位大家稱呼「歐哥」的視障朋友表示,學習薩克斯風以後自己至少年輕了十歲,除了以學習的毅力做為對子女的身教示範之外,街坊鄰居也對這個眼睛瞎了以後,還能把樂器學得這麼好的人另眼相看;我們在他身上看到尊嚴、滿足和快樂的寫照,也希望繼續在這方面提供盲朋友走出鬱卒,開發生命新泉源的機會,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加油。